8月30日晚間,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雙雙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家電行業兩大“巨頭”企業的營收、凈利潤和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和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滑。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的空調業務以640.3億元營收大幅度超越格力的413.33億元,這也是格力空調在半年節點的營業額上首次“失守”,被美的反超。
上半年,格力空調營收同比下降47.89%,而董明珠五次直播帶貨收入178億元。董明珠直播帶貨,究竟是救了格力,還是害了格力,也引起了業內的爭議!
“董明珠式”的救火
作為接觸式安裝的家電產品,空調行業在疫情的影響下可謂營收慘淡。根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家用空調零售量2886萬套,同比下降14.3%,零售額831億元,同比下降26.9%。
格力空調下滑的幅度更是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拋開行業不談,從最近兩年一季度表現,今年的確是格力電器最“難看”的一年。
格力電器 2020 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僅 209.1 億,同比下降 49%,凈利潤同比下降 72.31%。財報顯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上半年較上年同期下降 40.35%,主要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空調行業終端市場銷售、安裝活動受限,終端消費需求減弱。
面對如此的壓力,作為格力電器的掌門人,董明珠不得不從二季度開始親自下場。在直播帶貨、價格促銷成為二季度空調市場主旋律之時,董明珠也自 4 月底開啟直播帶貨模式,并對格力電器進行渠道改革。
雖然,董明珠的直播首秀由于各種的問題,最終銷售額僅為 22.53 萬元,但此后成交額不斷上漲。在截至六月底前的另外幾場直播中,成交額分別為 3.1 億元、7.03 億元、65.4 億元和 102.7 億元。至此,五次直播帶貨董明珠就為格力貢獻了超過 178.23 億元的營收,超過格力電器二季度整體營收的一半,占據了上半年格力電器四分之一左右的營收。這也側面印證了,董明珠之于格力的重要性。
“一人一企”與“集團軍”作戰
雖然董明珠“扶大廈之將傾”幾乎憑借一己之力穩定住了格力電器的銷售頹勢。但是,對于一家企業來講,能夠擁有董明珠這樣的人物是幸運也是不幸。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
就在格力公布半年報的幾乎同一時間,美的集團也發布了 2020 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根據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397億元,同比下降 9.4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 139 億元,同比下降8.29%,均低于行業平均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半年報中,美的集團特意將大部分家電品類的市場排名進行公開,其中家用空調的線上市場份額已經以36.5%的零售額份額躍居第一,家用空調的線下零售額市場份額也以極為接近格力的33%處于第二位。
作為一生的對手,通過美的與格力的財報我們也可以發現,兩家企業之間的差距逐漸加大。
通過財報可以發現,同樣是受到疫情的影響,美的集團的降幅要遠低于格力。特別是在空調領域,在美的、海爾等同行的相互競爭下,格力多年在空調領域積累的優勢正在逐年下降。
本次疫情,格力電器依靠董明珠親自下場的直播帶貨模式,才止住了不斷下滑的頹勢。反觀美的,則體現出了全球化企業應有的底蘊。在疫情的影響下,美的集團全品類發力線上市場,上半年全網銷售額達到430 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同時在全球疫情的壓力下,美的集團仍然實現了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的業績,其海外營收占比超過集團總營收的 40%。兩相對比,以“集團軍”作戰的美的自然更勝一籌。
渠道商的焦灼
董明珠直播帶貨,在一場比一場高的成交額背后,渠道商則陷入了更深的困境。雖然,直播帶貨為格力減輕了營收方面的壓力。但是,此舉也激化了格力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
不少經銷商表示,直播間空調的價格低于他們拿貨的價格,已經直接讓他們失去了不少客源。隨后8月,數百名原山東格力銷售團隊投靠了美的;格力大股東京海擔保也減持了占格力總股本 0.71%的股份。
此消彼長之下,也看出商戶對于格力電器當前有一種焦灼狀態。
此外,格力的多元化競爭落后太多。由于格力產品過于單一,“一條腿”走路的格力,在此次疫情中漏出巨大的危機。其實,格力在發展主營業務空調以外,也曾試圖多元化的發展來增加格力電器的營收寬度。但是,無論是手機、新能源汽車還是芯片領域,格力電器的投資回收期過長,也許長期向好,不過中短期看不到對業績的提升。 (網綜)
觀點:
直播這塊蛋糕,傳統企業如何分?隨著直播帶貨的火熱,各大知名企業也在這場網紅直播渲染之下,加入了這一行列,小米的雷軍,格力的董明珠等等很多的大企業都加入直播帶貨行列。
強勢品牌“觸電”自然會產生強烈的“火花”。帶貨電商直步青云的同時,卻有這樣一批昔日的“寵兒”被“打入冷宮”。這些寵兒可想而知,就是原企業的線下經銷商團隊。如何平衡直播帶貨和經銷商利益之間的關系成為傳統企業關注的重點。
董明珠帶貨火爆,格力經銷商實體店卻日漸蕭條。各種案例不勝枚舉,企業也因此陷入兩難的抉擇境地。
到底傳統企業的O2O怎么辦?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思維讓傳統企業和經銷商頗費周折。面對著線下傳統營銷渠道占據主導地位的銷售額,傳統企業根本不可能也無法放手;面對著線上電子商務渠道咄咄逼人之勢,傳統企業也根本不可能視而不見。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企業家有責任帶領經銷商組團“觸電”,關鍵是企業與經銷商之間各自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以及傳統企業的O2O模式如何構建。
Copyright (c) 2019-2020 泉州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民政福利大廈四層 電話:0595-22982935 傳真:0595-22982936 郵編:362000
瀏覽人數:2925761 閩ICP備20001134號-1